2017年哪些高冷科技已接近消费应用?哪些创新趋势被认为最具“钱”力?哪些还在改变世界的路上?外媒和专业机构看好它们:
最接地气儿的创新技术预测
2017年将有哪些创新技术走进我们的衣食住行玩?外媒预测有以下这些:
VR/AR(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娱乐消费的大热门还是VR/AR,但预测说,2017年的硬件可能会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消费内容平台爆发,我们能看到更多的VR/AR游戏、影视、直播……你的眼罩要升值了。
智能语音助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你可能拥有一个智能语音助手。比如苹果表示,可能将Siri整合到厨房使用的家用硬件中,IBM也表示Waston也可以胜任大厨指导你做饭。
智能增强设备:科幻电影里的智能机器人走进现实仍需时日,但智能增强设备有望在2017年帮助更多残障人士,比如借助外骨骼和假肢,可以实现长时间站立、行走甚至运送重物等。
生物识别:密码识别技术日渐式微,生物识别技术正通过手机上的指纹识别器推向消费市场。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借助指纹、面部、虹膜甚至心跳来解锁科技设备,保护自己的财务和隐私。
智能出行:2017年可能看到无人驾驶汽车逐渐走向主流,科技狂人马斯克提出超级高铁也展开实地测试,据说可以接近声速“贴地飞行”。
智能服装:真正的可穿戴技术可能在2017年诞生,从内衣到鞋袜都将深度整合科技元素,智能编织物将走出创新实验室,或许你将要习惯身穿需要充电的智能服装出门。
最具“钱”力科技趋势预测
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预测,2017年全球企业在IT方面的支出将高达3.5万亿美元,增长的亮点在软件和服务领域。综合Gartner、IDC和Markets and Markets几家机构的预测,最赚钱的科技趋势包括:
物联网:从汽车到牙刷,通过芯片、传感器或应用程序,数十亿计的物品实现与互联网连接、智能化识别和管理。5年内,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将从1570亿美元飙涨至6600亿美元。
VR/AR(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VR/AR全球市场营收将出现井喷,从2016年的52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1620亿美元。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传统巨头和创业公司都热衷将人工智能植入新产品中,预计到2020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4.2亿美元增长到50.5亿美元。像Siri、微软小娜等智能型虚拟助手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7年内超过百亿美元。
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价值远高于比特币本身。它类似一个公共信息账本,可以降低金融系统审核清算成本,让金融资产的流动更加透明便利,很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研发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预计全球区块链技术市场将在5年内增长10倍,达到23亿美元。
数字克隆(Digital Twins):是指通过传感数据生成的现实世界物品的数字复制品,它能够用来观察物联网对象、诊断故障、测试解决方案或创建新产品,今年我们会听到更多这样的产品,还难以估测市场容量,但3到5年内,数以万计的物品将用数字克隆来展示。
最关心行业变革的“智慧商业”预测
哈佛大学技术与创业中心(TECH)与斑马技术公司联合发布报告称,使用具有自然语言功能的虚拟助手、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可穿戴技术、智能标签和3D条形码、智能传感、自主系统和机器学习将成为今年的新兴行业趋势。其中多数技术已经应用到商业领域:
会“说话”的条形码:2016年全球已有64亿互联之“物”,比2015年增长了30%,到2020年将达到208亿。现在越来越多的物品被贴上条形码、射频识别标签或传感器,通过支持物联网的设备和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进行解码,还被赋予了能与人沟通的“数字语音”。
能被“感知”的城市: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的创新实验将传感器安装到马萨诸塞州剑桥市下水道中,能够采集与病毒、细菌、化学物、以及人们的饮食与用药等相关的各类生化数据。
可“私人定制”的公交:由太阳能供能的个人公共交通系统Transit X提供出行方式新想象。超轻型的轨道车能够在空中的细轨下方滑行,最多可承载一家五口人。通过智能手机或自助服务终端输入目的地,轨道车即会等候在像公交车站一样方便的小月台上,一站不停地将乘客准时送达到目的地。
物联网医疗:从预防监测、病护到制药方式,物联网在医疗保健领域机遇无限。GE医疗集团目前已采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患者监测、医护工作评估、制定用药剂量等。
最“开脑洞”的未来5年创新趋势预测
IBM发布的“未来五年的五大创新趋势(IBM 5 in 5)”列出了改变人类工作和生活方式的科技,带来不少好消息,大家最关心的医疗和环保领域都有望在5年内实现突破性创新。
借助人工智能,语言将成为洞察心理健康的窗口:
未来5年内,我们说的话、写的字,将成为判断身心健康的指标。新的认知系统能够分析说话方式和书写模式,了解心理和神经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预测、监控和追踪疾病。未来,精神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甚至孤独症及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等行为疾病的患者都有望获得更准确的疾病预测和诊疗。
基于超级成像与人工智能,人类将拥有“超人”视觉:
过去 100 年里,科学家发明了许多仪器,可以释放并感知不同波长的能量。现在其中的某些技术正应用在医学成像领域、安检设备、帮助飞机在浓雾天气降落等。但这些价格昂贵的设备也只能看见某些特定波长的电磁波谱。未来5年内,基于超级成像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成像设备将能够集成众多波长的电磁波谱带,极大拓展人类的视野范围。这些设备还将因低价、便携、易于使用成为我们日常体验的一部分。无人驾驶汽车也可能因为“超人”视觉技术的进展走向普及。
巨式显微镜将帮助人类掌握地球的复杂状况,呈现无限级细节:
得益于物联网的发展,大量的联网设备成为了新的数据源——从冰箱、灯泡和心率监测器,到无人机、摄像头、气象监测站、卫星和望远镜阵列。未来5年内,人类将对物理世界实施数字化,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和软件组织有关物理世界的信息,分析利用数十亿设备收集的复杂数据。IBM将之称为“巨视显微镜”,这套由软件和算法构成的系统可以将地球的复杂数据汇总起来,分析背后的含义。例如,通过搜集和分析各种数据(气候、土壤环境、水位),农民可选择合适的作物、种植地点和最佳的增产耕作方式。更厉害的是,通过海量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可以了解小型星的构成,预测它们相撞的可能。
“芯片上”医疗实验室将充当健康侦探,实现纳米级疾病跟踪:
像癌症或帕金森这样的疾病在症状在出现前,信号已经隐藏在我们的身体内,唾液、泪液、血液、尿液和汗液等各种体液里包含的生物学微粒都包含着“健康信息”,但现有的技术很难捕捉和分析这些直径只有头发丝几千分之一的生物微粒。
IBM研究院的科学家正在开发“芯片上”实验室纳米技术,最低可以分离直径20纳米的生物微粒,足够捕捉DNA、病毒和外来体。今后5年,完备的生化实验室最终可能被压缩到一个芯片上。将这种“芯片上”实验室技术整合到便携式的手持设备中,人们便可以通过唾液等分析生物指标,再上传云端交由人工智能系统分析,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第一时间狙击病魔。
智能传感器以光速探测环境污染:
多数污染物都是人眼无法看到的。5年内,价格低廉的新型感应技术将被部署到天然气开采井、运输管道等可能的污染源附近,以便随时精确查找肉眼无法识别的气体泄漏。另一项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硅光子学技术则可以通过“光”来传输数据。这些芯片内置在地面或基础设施的传感器网络中,甚至可以安装在无人机上,污染一旦发生,便可以“光速”确定源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